PPP項目利益相關方在項目各階段的工作內容
發布日期:2017-12-20 瀏覽次數:13880
PPP項目實施的全生命周期內,利益相關主要包括人民政府、實施機構、行業主管部門、財政部門、中介咨詢機構、社會資本方、項目公司等,本文主要梳理了各階段不同利益主體的工作內容,供大家參考討論。
一、人民政府
本級人民政府應設立PPP領導小組/PPP工作組統籌負責本地區所有PPP項目相關事務。具體包括但不限于:
1、研究制定全行政區域PPP項目相關政策,審核PPP項目規范性文件,安排部署全行政區域PPP項目工作;
2、加強對PPP項目的統一管理,協調解決項目管理中的重點、難點問題;
3、審核PPP項目財政安排資金規模、年度實施計劃,統籌PPP模式的政府投資項目資金管理工作(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決議批準預算草案);
4、建立PPP項目協調機制,在PPP項目實施過程中,領導小組負責PPP項目的聯合審查和相關協調工作。
具體到每一個項目,人民政府的各階段工作職責如下:
人民政府服務內容表
實施階段 |
工作內容 |
備注 |
識別/準備 階段 |
1、以會議紀要或決議等方式允許項目以PPP模式推進; 2、如果本PPP項目是以土地作價入股,政府方應為出資代表。 3、對實施機構出具授權文件(明確實施機構及授權內容、責任)。 4、對出資代表(如有)出具授權文件(明確出資方式、金額、權利及義務)。 5、通過常務會的方式,協調各相關部門提出對PPP項目實施方案的問題、意見或建議; 6、對PPP項目實施方案出具批復意見。 |
|
采購階段 |
1、對各部門審核后的中標社會資本方與實施機構簽訂的PPP項目協議出具批復文件; 2、對各部門審核后的項目公司與實施機構簽訂的PPP項目協議或者補充協議出具批復文件。 |
|
執行階段 |
1、如發生臨時接管,出具臨時接管機構的授權文件; 2、如有發生合同修訂,出具合同修改的審核同意文件; 3、涉及期滿移交時,出具對接收資產機構的授權文件; 4、涉及提前終止PPP項目的,協助做好相關補償工作; 5、其他需要人民政府審核批準的內容。 |
|
二、實施機構工作內容
根據《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(試行)》財金[2014]113號,政府或其指定的有關職能部門或事業單位可作為項目實施機構,負責項目準備、采購、監管和移交等工作。
在實際操作中,實施機構最好是行業主管部門;對于醫療衛生、教育等PPP項目,尤其是最終由醫院、學校作為使用者或者是最終付費者,建議醫院、學校等事業單位作為實施機構,會更有力推進項目;從法律角度講,實施機構應具備簽約主體資格(簡單來說,應有組織機構代碼證)。
實施機構的各階段工作內容一般包括如下:
實施階段 |
工作內容 |
備注 |
前期 |
1、辦理項目立項、土地、規劃及相關前期手續(涉及發改、環保、規劃、國土等部門); 2、項目篩選。 |
|
識別/準備 階段 |
1、選定中介咨詢機構; 2、配合中介咨詢機構完成盡職調查與資料搜集; 3、組織相關人員和部門(行業主管部門、財政、土地、稅務、審計等)對中介咨詢機構編制的實施方案(初稿)進行審核; 4、提請實施方案(初稿)經政府常務會確定; 5、配合財政部門完成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; 6、提請修改后的PPP項目《實施方案》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復。 |
|
采購階段 |
1、作為采購人采購社會資本方; 2、審核資格預審文件、采購文件; 3、組建談判工作組與社會資本方進行合同談判; 4、配合行業主管部門、財政部門、法制部門對PPP項目協議審核與修改; 5、提請各部門審核后的PPP項目協議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; 6、作為甲方與中標社會資本方簽署PPP項目協議; 7、待項目公司成立后(如有),作為甲方與項目公司簽署PPP項目協議或者補充協議。 |
|
執行階段 |
1、監督社會資本方成立項目公司; 2、如有國家專項資金,協助項目公司申請專項資金; 3、對項目公司進行臨時考核、常規考核,完成績效評價和中期評估。 |
|
移交階段 |
1、完成項目后評價; 2、與項目公司成立移交工作小組。 |
|
三、財政部門主要工作內容
財政部門作為PPP項目政府一方,在PPP項目全生命周期內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,如:財政部門應當會同行業主管部門加強對PPP項目債務的監控;財政部門應當會同行業主管部門加強對PPP項目的監督管理,切實保障項目運行質量,嚴禁以PPP項目名義舉借政府債務;財政部門應依托PPP綜合信息平臺,建立PPP項目庫,做好PPP項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公開工作,保障公眾知情權,接受社會監督。
財政部門的各階段工作內容一般包括如下:
實施階段 |
工作內容 |
備注 |
識別階段 |
1、參與對實施方案(初稿)審議; 2、與行業主管部門、實施機構組織開展物有所值專家小組評審會(物有所值評價報告可由中介咨詢機構編寫); 3、出具物有所值評價意見; 4、組織編制《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報告》,對項目進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并出具財政承受能力論證意見; 5、將項目納入PPP項目開發目錄管理。 |
|
采購 |
1、對PPP項目采購活動支持和監督; 2、作為談判小組成員參與中標社會資本方的合同談判; 3、對PPP項目合同進行審核。 |
|
執行 |
1、對行業主管部門申報的納入中期財政規劃的PPP項目進行審核,審核后納入預算草案,經本級政府同意后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審議; 2、對行業主管部門報送的PPP項目財政收支預算申請進行審核; 3、對項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監測工作; 4、會同行業主管部門開展PPP項目績效運行監控; 5、會同行業主管部門在PPP項目全生命周期內,按照事先約定的績效目標,對項目產出、實際效果、成本收益、可持續性等方面進行績效評價; 6、依據績效評價結果合理安排財政預算資金。 |
|
項目入庫 |
在識別、準備、執行階段將項目納入PPP項目庫。 |
|
四、PPP中介咨詢機構
在PPP項目實施過程中,參與服務的中介咨詢機構包括但不限于:工程咨詢公司(含投資咨詢、招標代理、造價咨詢等)、律師事務所、會計師事務所、項目管理公司等。咨詢機構可提供的服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(詳見下表:咨詢機構服務內容表),但根據項目復雜程度、投資規模、行業類別、項目需求等具體情況,由政府方根據需要采購咨詢服務的內容。
咨詢機構服務內容表
實施階段 |
工作內容 |
工作成果 |
實現目標 |
識別/準備階段 |
1、統籌本級PPP項目(包括儲備和執行階段項目)情況,為政府方提出意見和建議。 2、協助實施機構完成前期立項及其他相關手續,或對已完成的手續進行合規性分析。 3、項目前期盡職調查,編寫實施方案(初稿)。 4、編寫物有所值評價報告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報告。 5、協助組織或參與物有所值評審會。 6、根據論證意見及財政承受能力論證結論,完善PPP項目實施方案。 7、協助財政部門完成PPP項目錄入PPP綜合信息平臺系統項目庫。 |
1、實施方案(初稿); 2、物有所值評價報告; 3、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報告; 4、評審會會議紀要; |
1、實施方案(初稿)通過常務會并有會議紀要; 2、物有所值通過專家評價會,取得物有所值結論; 3、財政承受能力通過論證; 實施方案取得批復; 4、項目錄入項目庫并通過審核。 |
采購階段 |
1、依據法律法規,完成社會資本方采購全流程。其中包括: 2、資格預審文件的編寫。 3、組織資格預審流程。 4、采購文件編寫(含PPP項目協議),配合政府方審核修改。 5、協助政府方與中標社會資本方談判。 6、協助合同談判,并協助簽訂PPP項目協議。 |
1、資格預審文件 2、采購文件 3、PPP項目協議 4、確認談判備忘錄 5、PPP項目協議/補充協議 |
1、合法合規確定社會資本方; 2、政府方與中標社會資本方簽訂PPP項目協議; 3、政府方與項目公司簽訂PPP項目協議或者補充協議。
|
執行階段 |
1、協助組建項目公司。 2、績效評價與中期評估。 3、移交咨詢服務。 |
1、績效評價報告; 2、中期評估報告。 |
合法合規完成PPP項目執行階段的各項咨詢服務。 |
PPP項目涉及的利益相關方眾多,如:人民政府、實施機構、行業主管部門、財政部門、中介咨詢機構、社會資本方、項目公司等,本文主要梳理了人民政府、實施機構、財政部門、中介咨詢機構在PPP項目全生命周期各階段的工作內容,供大家參考討論。